门窗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上海绿娃科技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严格按照要求预埋连接件,留孔方正、尺寸准确。

待湿作业全完后,再塞口安装,这样就能有效避免铝合金窗施工中的交叉污染现象!

另外铝合金窗应按规定做“三性”(耐风压试验、水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试验,确保其按照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目前桥梁支座安装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设计不合理和施工不严格两个方面?

(1)图纸设计时,对上下支承面未进行详细合理设计,使得同一片梁板底面的支座受力不均衡,引起梁板的跷跷板’’现象,从而导致桥梁运营过程中桥面铺装出现开裂,特别是出现沿绞缝处的纵向裂缝!

另外,支座上下支承面未进行合理的纵横坡设计?

在施工时,纵横坡设置不平顺,形成台阶形,进而使得桥面铺装厚度不均匀,受力差异大,引起桥面开裂?

(2)施工单位对支座下支承面,即盖梁垫石的作用认识不够或贪图施工方便,不重视盖梁垫石标高、几何尺寸及表面平整度的设计值和施工控制,造成盖梁垫石的施工标高不准、几何尺寸偏离、表面平整度差等问题。

在支座及梁板安装时,不得以采用钢板及砂浆等进行调高或者整平,使支座的密贴性及梁板的上、下面平顺度大大降低,桥面病害随之增加?

为防止出现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重视支座设计,尽量避免油毛毡等简易支座的出现!

支座的几何尺寸和有关力学技术指标要在图中注明,以免施工时随意使用支座。

(2)完善支座上下支承面的设计。

在设计时,综合考虑支座及支座上、下支承面的纵横坡调控因素后,再适当调整盖梁及立柱顶面标高,使支座的上、下支承面既能达到密贴、均匀受力,又能使桥面设计标高符合要求!

(3)施工前应精确确定支座的中心位置,测定标高误差,必要时可事先采用水泥砂浆抹平。

支座顶面除按设计要求设置调坡或滑动钢板外,一律不得设置调高钢板!

支座底面若标高不足,可在抹平后垫一块相应厚度的钢板来调整,但不得使用2块以上的钢板叠加调整,严禁采用油毛毡、橡胶板、木板、砂浆、薄混凝土等材料垫高支座。

(4)施工时应根据纵横坡情况对支座上承面提出调整纵坡或横坡的补充设计,以保证支座安放平整密贴。

对支座下承面,应通过垫石标高及几何尺寸的事先精确计算来指导和控制施工;

木制品容易腐朽、虫蛀等?

防治的办法一般为勤晾晒,要是条件不允许,就要经常通风,避免潮湿环境用干抹布擦拭上面的灰尘。

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确保木制品干燥的情况下,进行喷刷油漆等保护层,既美观又实用!

还有,要避免接触酸性、碱性等具有腐蚀性物品!

1.瓷砖变色、污染,出现白度降低,泛黄发花,变赭和发黑!

防治措施:生产釉面砖时,增加釉厚度,施釉厚度如大于1mm,租透色效果好。

另外,提高釉面砖坯体的密实度,减少吸水率,增加乳浊度;

在施工过程中,浸泡釉面砖应用洁净水,粘贴釉面砖的砂浆,应使用干净的原材料进行拌制。

粘贴应密实,砖缝应嵌塞严密,砖面应擦洗干净。

釉面砖粘贴前一定要浸泡透,将有隐伤的挑处出?

尽量使用和易性、保水性较好的砂浆粘贴。

操作时不要用力敲击砖面,防止产生隐伤,并随时将砖面上的砂浆擦洗干净;

2.瓷砖空鼓、脱落防治措施:基层清理干净,表面修补平整,墙面洒水湿透;

釉面砖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用水浸泡到釉面砖不冒气为止,且不少于2小时,然后取出,待表面晾干后方可粘贴?

釉面砖粘贴砂浆厚度一般控制在7-10mm之间,过厚或过薄均易产生空鼓;

必要时使用掺有水泥重量3%的107胶水泥砂浆,以使粘结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好,并有一定的缓凝作用,不但增加粘结力,而且可以减少粘结层的厚度,校正表面平整和拨缝时间可长些,便于操作,易于保证镶贴质量;

当采用混合砂浆粘结层时,粘结后的釉面砖可用灰匙木柄轻轻敲击;

当采用107胶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层时,可用手轻压,并用橡皮锤轻轻敲击,使其与底层粘结密实牢固;

凡遇粘结不密实时,应取下重贴,不得在砖口处塞灰。

当釉面砖墙面有空鼓和脱落时,应取下釉面砖,铲除原有粘贴砂浆,采用107胶聚合物水泥砂浆粘贴修补;

3.结缝不平直、缝宽不均匀防治措施:对釉面砖的材质挑选应作为一道工序,应将色泽不同的瓷砖分别堆放,挑出翘曲、变形、裂纹、面层有杂质缺陷的釉面砖;

同一类尺寸釉面砖,应用在同层房间或一面墙上,以做到接缝均匀一致?

粘贴前做好规矩,用水平尺找平,校核墙面的方正,算好纵横皮数,划出皮数杆,定出水平标准,以废釉面砖贴灰饼,划出标准,灰饼间距以靠尺板够得着为准,阳角处要两面抹直;

根据弹好的水平线,稳稳放好平尺板,作为粘贴第一行釉面砖的依据,由下向上逐行粘贴,每贴好一行釉面砖,应及时用靠尺板横、竖向靠直,偏差处用匙木柄轻轻敲平,及时校正横、竖缝平直,严禁在粘贴砂浆收水后再进行纠偏移动。

4.釉面砖表面裂缝防治措施:一般釉面砖、特别是用于高级装饰工程上,应选用材质密实,吸水率大于18%的质量较好釉面砖,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粘贴前釉面砖一定要浸泡透,将有隐伤者挑出?

操作时不要用力敲击砖面,防止产生隐伤。

武汉客林诚品科技有限公司防治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1、蜂窝1.1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3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2.1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防治的措施(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3.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3防治的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1)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

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

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纠正。

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露筋处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

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